大乾王朝在历经王崇谋反的风波后,表面上再度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与平静。叶尘、赵宇和萧逸因护国有功,加官进爵,一时间风光无限。然而,看似风平浪静的表象下,实则暗流涌动,一场悲剧正悄然降临。
叶尘虽被封为忠义侯,但他并未沉醉于荣华富贵之中。他深知,朝堂之上的斗争从未真正停歇,而他们所经历的一切,不过是冰山一角。他时常在夜深人静时,回想起那些为了正义而牺牲的兄弟,心中满是悲痛与愧疚。
一日,叶尘正在府中书房研读兵法,思索着如何为大乾王朝的长治久安出谋划策。突然,管家匆匆走进书房,神色慌张地说道:“侯爷,不好了,赵将军和萧侍郎被皇上召进宫去,至今未归,外面传言说……说他们犯了大罪。”
叶尘心中一紧,霍然起身:“什么?这怎么可能!赵兄和萧兄忠心耿耿,怎会犯罪?”
他来不及多想,立刻换上朝服,匆匆赶往皇宫。
当叶尘赶到皇宫时,只见宫门紧闭,守卫森严。他心急如焚,大声要求进宫面圣,却被守卫阻拦。叶尘无奈,只能在宫门外焦急地等待。
就在叶尘等得心急如焚之时,一位老太监从宫中走出,看到叶尘后,缓缓说道:“叶侯爷,皇上正在气头上,谁都不见。您还是先回去吧,等皇上消了气,或许会召见您。”
叶尘拉住老太监的衣袖,急切地问道:“公公,您可知赵将军和萧侍郎到底犯了什么罪?为何会被皇上召进宫?”
老太监微微摇头,轻叹一声:“侯爷,老奴也不知详情。只是听闻与一些朝堂纷争有关,具体情况,您还是等皇上召见吧。”
叶尘无奈,只得离开皇宫。回到府中,他坐立不安,心中充满了担忧。他深知,在这复杂的朝堂之中,稍有不慎,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
接下来的几日,叶尘四处打听消息,却一无所获。赵宇和萧逸如同人间蒸发一般,毫无音讯。叶尘心中愈发不安,他决定冒险进宫,无论如何,都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。
这一日,叶尘趁着夜色,身着黑衣,施展轻功,悄悄潜入皇宫。他避开巡逻的侍卫,朝着皇上的寝宫方向摸去。当他来到寝宫附近时,听到里面传来皇上愤怒的声音。
“他们竟敢背着朕与外敌勾结,妄图谋取皇位,实在是罪不可赦!朕要将他们满门抄斩,以正国法!”
叶尘心中大惊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赵宇和萧逸怎么可能与外敌勾结?这其中必定有天大的误会。他再也忍不住,不顾危险,冲进寝宫。
“陛下,赵将军和萧侍郎忠心耿耿,绝不可能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。其中必有误会,请陛下明察!”
叶尘跪地说道。
皇上看到叶尘突然闯入,先是一愣,随即大怒:“叶尘,你好大的胆子,竟敢擅闯朕的寝宫!你与赵宇、萧逸乃是同党,想必也参与了他们的阴谋!”
叶尘心中悲痛,说道:“陛下,臣对陛下忠心不二,对大乾王朝忠心不二。赵兄和萧兄亦是如此。我们曾一起出生入死,为陛下铲除王崇逆贼,怎能做出这等事?陛下,这其中必定有人陷害!”
皇上冷哼一声:“证据确凿,他们还妄图狡辩。朕已派人将他们的府邸团团围住,只等朕一声令下,便将他们满门抄斩!”
叶尘心中一痛,说道:“陛下,若真有证据,何不让臣一看?臣愿以性命担保,赵兄和萧兄绝无谋反之心!”
皇上看着叶尘,眼中闪过一丝犹豫。他深知叶尘的为人,也相信他们曾为大乾立下的汗马功劳。但摆在眼前的证据,又让他不得不信。
“好,朕便让你看看证据。若你看完后,还认为他们无罪,朕定不轻饶!”
皇上说道。
皇上命人将所谓的证据呈到叶尘面前。叶尘仔细查看,发现这些证据看似确凿,但却疑点重重。比如一些书信,虽字迹模仿得极为相似,但叶尘与赵宇、萧逸相识已久,深知他们的书写习惯,这些书信绝非出自他们之手。
“陛下,这些证据皆是伪造的!赵兄和萧兄的字迹,臣再熟悉不过,这些书信绝非他们所写。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陷害,企图挑拨陛下与臣等之间的关系!”
叶尘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