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奶奶被他这么一说,觉得这样做可以:“幺儿说的这法子不错,往年每次冬天,家家户户都只有萝卜白菜吃,晒干了把菜存起来,冬天也能换换口味。”
姜欢搓搓手:“太好啦!”
每次冬天吃白菜萝卜,吃的她都看到这两样都想吐了,可惜冬天能有个菜吃都不错了,也没什么资格挑剔。
赵美莲说:“那咱们去地里摘菜试试?”
姜奶奶考虑的多:“不急,明早给幺儿的朋友摘了菜以后,要是剩下了再试,现在弄没有太阳,一晚上得坏了。”
地里的菜是一茬一茬的成熟,几乎天天都能成熟一茬,明天的一茬先紧着姜乐的朋友来。
赵美莲觉得婆婆说的有道理,那就听她的。
姜欢已经不听大人聊了,她拉着姜乐去菜地里找西瓜,因为姜乐能认识西瓜有没有成熟,菜地里的八个西瓜,姜欢侍弄的最仔细,也不知道是种子本身好的缘故,还是这个原因,八个西瓜种子都活了下来。
八株西瓜苗,都长出了西瓜,最让姜欢惊喜的是,其中两株还长出了两个西瓜。可惜也就这么两株而已,不过即便这样,都足够让人开心了。
眼瞅着西瓜一天天长大,圆溜溜的西瓜,大家看着都馋,最馋的就数姜欢和姜乐了,两个时不时都忘去菜地里看看。
姜欢在一旁眼巴巴看着姜乐挨个敲西瓜,姜乐每摇一次头,她的眼神就失望一分,再在姜乐手伸向下一个西瓜时,重新燃起希望,然后再失望。
姜乐注意到他姐的眼神,都有些心疼了,但是没熟就是没熟,要是提前杀了,会影响味道的,没办法。
最后,十个西瓜没一个熟了的,姜欢觉得天都塌了。
“真没熟吗?可这个都这么大了。”
姜欢指了指最大的有十来斤的那个西瓜,这个她寄予了最大的希望,结果也没熟。
姜乐心疼他姐:“跟大小没关系。”
他指了指另一个稍微小一些的:“这个感觉快熟了,估计就这几天。”
姜欢好哄的很,一听不用等太长时间了,眼睛又重新恢复了光彩:“真的?嘿嘿,这个西瓜肯定特别甜,我现在还记得那次分到的一小牙西瓜,比糖还甜,可惜没有仔细尝就没了。”
这次家里可是有整整十个西瓜,肯定能仔细品尝味道。
姜乐也有些期待起来,穿书前不觉得西瓜是什么稀罕的东西,还得感谢未来丰富的物质条件。
即便姜乐是孤儿,并且他没有种西瓜,他也能吃到西瓜,而且不用买。
姜乐以前生活的地方,村里附近一片土地都被承包出去,承包的人家是用来种西瓜的。
每次到了西瓜成熟期结束的时间,种西瓜的人把地里的西瓜都卖了,就允许附近的人来西瓜地里捡西瓜。
没错,就是捡西瓜,一大片西瓜地,即便西瓜都卖过了,但是地里也剩下了很多西瓜。
村里人听到消息,就会一起去西瓜地里捡,很多都来个电动三轮车过去,家里人多,捡一车也能吃完。
有时赶上姜乐恰好在家里,邻居就会专门回来叫他,他家就他一个人,捡的多也吃不完,姜乐就拿两个袋子,坐上邻居家的电动三轮车一起去。
邻居家几乎全家出动,电动三轮车坐的满满的。
一到了西瓜地,大家都会分散开,到各处去捡西瓜,这时候地里到处都是附近的村里人。
姜乐辨别西瓜成熟的办法,就是在这个时候学来的,虽然西瓜不要钱,但捡西瓜是个力气活,即便车子可以开进地里,可人得到处跑,不知不觉的就离车子远了,光把两个西瓜抱到车子跟前,就能把人累个半死不活。
如果这种时候,抱回去一个没有熟的西瓜,那真的是天都塌了。
姜乐需要的西瓜不多,他就一个人,吃不了多少,别人都脚下飞快的捡西瓜,看到长得模样好的,就往袋子里装。
而他则不紧不慢的,仔细挑选西瓜,觉得不错的,才会装到袋子里。
一般装个半袋子,有个五六个,就不能继续装了,别人可以叫家里人帮忙一起抬过去,姜乐得自己来,虽然可以让好心的村里人帮忙,可他哪里好意思,别人都忙着捡西瓜呢。
姜乐就提着半袋子,提一会儿,歇一会儿,回去的路上碰到不错的,奈何实在提不动了,也只能放下。好不容易走到了车子前,把半袋子放进邻居家的车子里,再拿空的袋子继续去捡,就这样,他基本上能捡两袋子。
邻居家的车子装的满满的,带不了人,就要先回去一趟,把西瓜卸下车,再回来接他们。
姜乐很感激邻居,把西瓜卸下车也挺累人的,也需要把他的西瓜卸下来,对此他挺不好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