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录员无语的很,知道王老六是个无赖,也懒得跟他多说:“现在村里分粮,不借,要借等分完粮去借。”
王老六不怎么乐意,他想闹,可排在他后面的人看够热闹了,要轰他走,他再无赖,也不敢跟一群人对上,只好灰溜溜的走了。
接下来分粮就顺利多了,毕竟一整个村子,出了王老六这么一家就已经够离谱了。
不过今年还有个意外,那就是张秀花。
其他人都是全家出动,唯独张秀花只有一个人来领粮,王石头不愿意来,觉得丢人。
她那七个娃,王大柱结了婚,媳妇儿因为觉得张秀花丢人,要死要活的闹着分家,张秀花起初不愿意,又哭又嚎的,可是儿子和男人都不站在她这边,所以她闹了也没用。
最后王家还是分了家,家里只有王大柱成家了,所以只有他分了出去。
王家闹着分家那天,姜乐在家里,也看到了。
那天王二柱和王三柱也想分家,两个大小伙子年纪都不小了,王二柱有十九岁,王三柱也十六了,他们懂事了,觉得张秀花丢人。
可他俩还没结婚,没有分家的道理,最终也没分。
至于王大丫,她十八岁了,到了相看的年纪,可她娘做出这事,闹得人尽皆知,她本来相看好的那家人都有点不太高兴了,想反悔。
王大丫也是个有主意的,她看家里天天闹,实在待不下去了,就主动跟那家人说,她不要礼钱。
王大丫就这么急匆匆把自己嫁了,那家人还是不错的,给她置办了新衣裳,男人也是个能干的。
所以张秀花闹着不愿意的时候,王大丫没听她的,她闹,那干脆酒席都不办了,反正这年头酒席也就是让亲戚坐在一起吃顿饭。
王大丫是个有主意的,她知道就算张秀花愿意,酒席也办不起来,亲戚都觉得跟他家来往丢人,王大丫就直接收拾了东西,去了男方家里。
在男方家里睡了一晚,这年头也就默认她是嫁出去了。这时候张秀花再怎么不愿意,也没用了。
王大丫算是脱离了苦海,可王大柱就算分了家,没地方住,也只能继续跟他们住在一起,三天两头的吵架。
这次村里分粮,没一个人愿意跟着张秀花,就她一个人过来。
张秀花看着老了不少,看样子过得不太顺心,家里人没人过来跟着领粮食,她虽然不高兴,可想了想,又觉得挺好。
粮就不说了,分的钱她正好攥到手里,老大媳妇儿闹着分家,到时候一分钱也别想要!想到这里,她还觉得她聪明,家里那几个不跟她来领粮的都是蠢的,心里得意着呢。
张秀花排着队,也没人跟她说话,怕沾上她对自己名声不好,排在她后面的人,都离得远远的,觉得晦气。
不过张秀花也不让人觉得同情,她颇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,看谁不顺眼就一通骂,排在她后面的人被她也骂了一通,看起来跟她疯子一样。
大家本来过来领粮,心情都很好,结果被她骂了一通,不离她远远的才怪。
很快就排到了张秀花,说起来,张秀花的事王石头知道之后,就开始摆烂了,以前很勤快的一个汉子,现在一天天的不去上工,整天把自己喝的醉醺醺的。
之前村里有人撞见,王石头喝醉以后一个人在哭,看的人唏嘘不已。
村长赵满仓也去劝过王石头,让他振作起来,好好过日子,王石头就说:“这日子咋过?……娃没一个是我的,我过不下去,我都不想活了啊!”
最让他膈应的就是,自己的娃不是自己的也就算了,还是自己亲弟弟的。
原本王石头和王木头两兄弟来往的挺好的,现在出了这么个事,两家直接不来往了。
王木头那边也没好到哪里去,媳妇儿三天两头闹,家里的钱一分都不给王木头,害怕王木头拿去给外面的娃花。
好在王木头自知有错,也没闹着要钱,媳妇儿骂他他也不还嘴,这日子凑合着也还能过。
说起王石头,最后赵满仓劝了,也无可奈何。没办法,把人逼急了,人家就问:“你媳妇儿要是跟别的男人生几个娃,让你老老实实跟头老黄牛一样干,你愿意不?!”
这话说的,赵满仓当时脸色都不太好了,这说的是啥话?
最后他一摆手,算了算了,这王石头现在已经没心劲了,人一旦没了心劲,怎么劝也没用。赵满仓也不再劝了。
不过,虽然张秀花和王木头的事被现后,王石头摆烂不干活,还有家里的几个小子也有样学样,但这事到现在也就一个月的功夫。
在这之前,王石头也是个能干的汉子,更何况王家还有几个小子呢,即便张秀花经常偷懒,攒下的工分也不少。
所以轮到张秀花了,她分了不少粮,还分到一沓大团结,一张大团结有十块钱。
分到的钱是旧钱,看着多,其实也就二百块块钱。这是王家几个壮劳力干了半年到的钱。
分到了钱,连一直拉拉着脸骂人的张秀花都变得喜滋滋起来,她家分的粮,她选了面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