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里上茅厕只能去村里固定建在地头的公厕,肥水不流外人田。
她还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回家喝口水,顺便把筐里的种子揣点在兜里带回家。
天地良心,她真不是想占公家便宜,纯粹是种子不种完就想下工说不清楚啊,万一要扣工分怎么行。
上茅厕,揣点种子兜回家,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。
余苏羞涩的和王大婶点点头,王大婶知机的一起收拾了筐子,两人一起去茅厕。
在去茅厕的路上,余苏尴尬的对王大婶说,“婶儿,我可能是有点着凉了,一会儿你就不要等我一起回了。”
王大婶听得秒懂,“没事儿,我正好上完茅厕回家看看娃,回头我们在地头边碰头一起回就行。”
余苏……
啧啧,看看,这就是老油条和菜鸟的区别了。
人家摸鱼都说得脸不红心不跳。瞧瞧,多理直气壮啊!
她家孩子可都五岁了,农村的五岁孩子都会满村子乱跑了,哪里还用她特意回家看看,不就是想趁机偷懒么。
余苏一边心里感叹,一边点头附和王大婶,“行,婶子,那我们一会儿碰头一起回。”
幸好王大婶住卫生所那边,属于新村舍,不和余苏一个方向,不然余苏还怕自己要穿帮了。
余苏忍着一脸不适进了公厕,特意选了离王大婶最远的一处,趁着没人注意又赶紧出来。
这滋味,可真是谁上谁知道。
即使有人每天打扫茅厕,可几百人共用的公厕,还真不能想它会多舒适清新。
哪怕刚穿来时余家厕所让余苏适应不良,可也比公厕好太多了,特别是蔡芬还很爱干净。
没再左顾右盼,余苏直接往家里走,刚刚王大婶的厚脸皮给了她底气。
越是东张西望一脸心虚,越是容易被人说嘴;越是理直气壮一脸坦然,人家越是不会多说什么。
谁还没点私事要解决了。
反正她也没想着偷懒还多拿工分的,她只差3个工分了。
回家的路上,余苏往嘴里塞了颗糖,她倒没饿,就是嘴馋。
这年头,嘴里都缺吃的,少了点味儿。
刚进院子里,就看到蔡芬和余磊正在院子里喝水,余苏一脸惊诧,原来蔡芬也会偷懒,可为什么她生的仨子女居然没一个像她的?
“你咋家来了?”
蔡芬看到余苏也是一脸惊讶。
“我上茅厕来着,有点口渴就回来喝点水。”
余苏有点不好意思的回道。
村长让上工的人都自家带水,不许回家喝水耽误活。
可茅厕离村里比回地头的路近,所以上了茅厕想回家喝水的,村长也不好多说什么。
蔡芬原以为,这闺女和他爹老实木讷的性子像了十成十,干活从来不知道偷懒,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