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值初秋,月明星稀。
虞国,信河郡,双溪村。
青瓦白墙的宗族祠堂中烛火飘摇,全村四百多口人跪趴在一个个蒲团上,向着一尊神像默默祭拜。
神像身披铠甲,手持长枪,腰悬宝剑,不怒自威。
这是虞国的镇国将军。
6离眼睛偷眨开一条缝,瞥向神像脚下的香炉,一根线香已快燃尽。
从6离记事起,每天晚上祭拜神像一个时辰,是双溪村雷打不动的规矩。
6离曾经不解,将军也是人,为什么会被当作神明供奉?
爷爷6寿丰告诉他,所谓的神明,其实是踏上神道的修炼者。
神修需要吸食人间香火,才能不断强大,追求传说中的永生。
而凡人则是日日供奉,在神修的庇佑下祈得风调雨顺,丰衣足食。
“那我也可以成为神明吗?”
那年6离五岁,满眼童真。
“傻孩子,能够成为神明的人万中无一,虞国下辖七郡八十四县,人口有五千万余,但真正得到供奉的,只有二十三位,只有对虞国做出极大贡献的人,才能够得到修炼之法,享受虞国百姓香火。”
“那元神也跟镇国将军一样给虞国做出过大贡献吗?”
“嘘!”
6寿丰脸色大变,捂住6离的嘴,“以后在外人面前,千万不要提起元神,没有得到朝廷认可的神明,都被视为异神,而供奉异神,一旦被现可都是诛九族的大罪!”
什么是诛九族?6离不知,但不可轻言元神,6离从小就记在心中。
香火燃尽,全村人三叩九拜,每日一个时辰的祭拜便到此结束。
但是祠堂中无人离去。
只见八个壮年从人群中走出,在供奉神像的桌台下拿出麻绳和短扛,熟练地将将军神像五花大绑,然后抬到祠堂的一座厢房中。
随后村长从另外一处厢房中搬出一座一尺高的神像,个头不大,但却是由一整块玉石雕刻而成。
玉石神像是一个中年男子模样,三缕长髯飘然,手持一杆拂尘,栩栩如生,似有一股灵光在玉石中流动。
这是双溪村真正祭拜的神明——元神。
双溪村背靠落霞山,清溪和浊溪两条溪流在山口处交汇流入信河,这是一条绵延数万里的河流,养育着数以亿计的人口。
传闻百余年前,一场接连月余的连绵大雨,让信河河水暴涨,村民被围困山中。
当时管辖双溪村的还只是一个小门派,村民苦苦向小门派立下的神像祈求,但神像始终没有显灵。
就在洪水要冲毁双溪村时,一名浑身金光的神明从天而降,手中拂尘一挥便云销雨霁,退散洪水。
当时双溪村的村长斗胆向神明开口,请求庇护,誓让双溪村村民世世代代焚香祭拜。
神明应允,自称元神,留下一具玉石神像后,御风而去。
说来奇怪的是,自祭拜元神后,双溪村风调雨顺,村中无论老幼,皆无大灾大病。
因此,即便百年来改朝换代,双溪村一直保持着祭拜元神的习惯。
6离揉了揉酸麻的膝盖,元神神像脚下的香炉中,一根成人拇指粗细的褐色贡香燃了大半,袅袅烟雾带着淡淡花香,弥漫整个祠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