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清河县外孤山庙,进京赶考遇狐妖。”
“然后呢,然后呢,哥哥下一句是啥。”
大黑厮拾着火柴,好奇问道。
北方的气候日夜温差总是比较大的,特别是古时小冰河,哪怕是快八月,夜晚庙内还是有几分寒。
小小火堆,围坐着四人,李逵的哥哥李达伺候着老母,还有三位请来的车夫在后门照顾马匹,拿人钱财替人办事,荒郊野岭若是走失或是饿了马匹,肯定是不方便的。
“铁牛莫急,这诗词哪是这么容易想的,李公子胸中定有文墨。”
老妇含笑看着李逵扒拉李应的衣袖,不自觉的高兴。
“娘,俺没急。”
李逵憨笑摸摸头。
“哈哈哈,大娘这哪是什么诗词,不过是顺口溜罢了。”
李应笑着摇摇头。
“咱们穷人家听着就是学问呢。”
或许是吧,看着庙外阵阵冷风,李应眼神一凝,来了不之客啊,“铁牛你想知道下一句吗?”
“想,哥哥,俺没有文化,就觉得顺口的好听。”
“那行,等会你和客人热热身,别伤着人家。”
“客人?”
三人面面相觑哪来的客人。
“林深八月不知寒,遥问壮士宿何餐?”
话音未落,庙门被一脚踢开,“嗦嗦”
冷风随着月光照进来,露出个八尺好汉身影。
还有冷冷地喝声,“自然是借宿而来,躲个风餐露宿。”
只见来人身躯凛凛,相貌堂堂,一双眼光射寒星,两弯眉浑如刷漆,胸脯横阔,有万夫难敌之威风。
李逵谨慎坐正起来,李达也不由低呼,“真汉子。”
李应静静看着没动,莞尔一笑,“如同天上降魔主,真是人间太岁神。”
伸手不打笑脸人,如此夸奖,武松反而没了脾气,弯腰抱抱拳,“多谢夸奖,某不过一行者,当不得。”
“当得当得,好汉既然想凑合一晚,如此正好,我家弟弟手痒,不如热热身子,吾这有美酒相待。”
武松面色有些不自然,此次出来躲避灾祸,不宜出露风头。
“好汉吾等不过旅人,何惧哉?”
李应再添一把火。
“就是俺又不尽全力。”
李逵除了自己佩服的人,就是卢俊义也得去碰碰。
这话一出,更能激将,武松伸手摘下笠阳帽,手上只有一把带缨熟火棍,如今还没有双戒刀。
“既然如此,某来较量一番,等会拳脚不长眼,可小心了。”
武松挽挽衣袖。
庙内颇为空旷,除了山神台前的火堆,四周别无他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