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没怎么,但是微臣查过,李大人的宅子也是四进四出大宅子,为何自己的房子不住,偏要住在女婿的侯府?如果说侯府养你是天经地义的,那么你大儿子、三儿子、你继室跟前夫的儿子呢?你们这不就是欺我女婿死了,想要霸占侯府吗?”
杨大翰林咄咄逼人道。这些话李杨氏说不得,李鸿也说不得,李洛作为侯府的主人,其实也不好说,但是他年纪小,他又不是古代人,他不在乎这些名声,所以他当着李老太爷说了。而杨大翰林说,是非常合适的,因为他和李老太爷同辈,又是亲家的关系。
“你简直不可理喻。”
李老太爷拂袖道,“而且,袁诚一家是暂住在侯府的,他们上京城来做生意,既然能帮衬,帮衬这一点怎么了?”
“是暂住啊,这一暂住都暂住了五年了,恐怕暂住变大住了吧?”
杨大翰林这口气堵着好几年了,从前李旭还活着,他不能说。后来李旭死了,侯府的爵位还没有下落,女儿毕竟一个妇道人家,还要指望李家家族,所以不能说。再后来李洛认祖归宗了,女儿被迫去了尼姑庵,他还是不能说。昨天侯府的事情他已经打听到了经过,李洛的那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,这个外孙是个有智慧的人,而且有了李洛在侯府门口的那一席话,今天他的这话也就理所当然的顺口了。
御史张跟他是好友,御史和翰林一样,都是两袖清风的官员,所以能交好。不过今日就算御史张不开口,也有别的御史开口。御史如果不闻风说事,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,所以天下再太平,御史也要出来浪一下,表示自己的存在。
“你放心,袁诚一家今天就搬家。”
李老太爷道。
“搬去哪里?”
杨大翰林问。
“庆伯府。”
李老太爷道。
庆伯爷也在朝堂上,听到李老太爷的话,咽了一下,袁诚一家什么时候要搬到他们伯爵府了?
杨大翰林看向庆伯爷,然后笑了一下:“也是,庆伯府是袁诚的外家,庆伯爷是袁诚的嫡亲舅舅,还有外家不住,住母亲改嫁后的继侄子家的道理。”
别看翰林们平时斯文,可都是学识丰富的人,这嘴上不饶人的工夫,还是有的。接着,扬大翰林又对着庆伯爷道,“伯爷,你说对吗?”
庆伯爷张开嘴,很想说不对,谁喜欢让外孙住自己家的?李老太太虽然是他嫡亲的妹子,但是这个妹子向来是个厉害人物,庆伯爷可是怕的很。但是当着满朝大臣和照宁帝的面,他又不能说拒绝的话,只得点头:“杨大人说的是。”
“好了。”
照宁帝出声,“这里是朝堂,不是你们哄闹商量家庭琐事的地方。”
“微臣知罪。”
李老太爷、杨大翰林、庆伯爷都跪下。
“李念祖,你年纪也不小了,家里的事情尚且处理不好,朝廷的事情你还处理的好吗?”
照宁帝反问。
“请皇上降罪。”
“等你处理好家里的事情再来上朝吧。”
“谢皇上开恩。”
“退朝,魏文清留下。”
魏文清,吏部尚书。吏部: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、考课、升降、勋封、调动等事务。尚书:正二品。